雖然下一本書遙遙無期,但寫完這一篇文章,覺得很幸福。謝謝聯合報副刊邀稿,讓我可以寫桃園大廟,也談談這些年來我如何與黑暗共處......
【文學台灣:桃園篇 之6】陳夏民/迷信的無神論者
(引文)因為年輕,我認為埋在內心之黑暗與痛苦,可以透過工作或是外在的認可來舒緩。一旦忙起來,有了正在人生道路上前進的錯覺,好像也就沒問題了。
誰知那些黑暗的物質,並不會隨著時間自動分解。它們類似塑膠萬年不壞,永遠在你內心占了位置。正能量豐沛時,他們是囤積症患者的家居,雖然繁雜凌亂,然生活在其中總能理出一條路來,即使這意味著必須拗折自己的肢體去遷就、去躲避,但只要相安無事,也就是如此了。不夠幸運的時候,那些黑暗物質便在你體內敲打,你說出的每一個字每一個音節,都帶著悶悶的共振,它要你意識到它的存在,它要你痛,要你知道誰是老大。
■請點此閱讀全文:https://udn.com/news/story/12661/5343695
讀完之後,歡迎你分享給住在桃園或是人生卡關的朋友。謝謝。